生命的经络(十三)
转眼,夏天5岁了,夏雷、夏雨兄弟俩已经上了小学。
每年的年根岁尾,梁天柱、李根连、陈栋廷都会齐聚杨雪娥的家,不为别的,只为当初的诺言。然后小住几日,把家里家外打扫干净,过年的柴火劈好码好,临走的时候,再给全家人置办了新衣服,塞给老人一点钱,然后便各自回家。
梁天柱、李根连、陈栋廷相继转业到了地方。梁天柱转业到一家纺织厂做了厂长;李根连转业到了地方乡镇做了民政主任;陈栋廷到了一家国企做了保卫科的科长。那个年代,尽管他们三家过的也不富裕,但是每年的约定,他们一直坚守,年年如此,从没落过。
这一年的冬天,天气异常的冷,灰暗的天空,凛冽的寒风刺骨的刮着。路上的行人行色匆匆,围巾把头包裹的严严实实,生怕寒风灌了进去。
杨雪娥的生意今天特别的差,已经到了下午放学时间,豆腐还剩下半框没有卖完。许是天气的原因,大家选择了不愿意出门,随便凑乎一顿。
突然,夏雷、夏雨、夏月姊妹三人从菜场的进口一路奔跑过来。离了老远,嘴里就喊:
“妈,妈,奶奶摔倒了。。。”
杨雪娥最不愿意听到的消息,还是发生了。等三个孩子跑到跟前,已经累的直不起腰来,张着嘴呼着热气。
杨雪娥赶紧收拾摊子,推着车子火急火燎的向家里赶去。
婆婆摔倒在桌子的旁边,已经昏迷不省人事。5岁的小夏天一直蹲守在奶奶的旁边,一边用小手拉扯着奶奶,一边被吓得哇哇直哭;嘴里还嚷着:
“奶奶,奶奶。。。”
旁边暖瓶被摔在地上,内胆已经坏掉,水淌了一地。一个碗远远的滚在一边。看这个样子,一定是婆婆口渴了,为了倒热水,才不小心摔倒的。
杨雪娥找来了平板车,和孩子们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才把婆婆弄上车子。杨雪娥从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,一时乱了方寸。一边拉上车子,一边对夏月说:
“夏月,快去学校找单老师,让他到镇医院去。”
夏月看着慌乱的妈妈,应了声:
“哦。”
一溜烟向学校的方向跑去。
医院里,婆婆呼吸微弱,医生正在紧张的实施急救和全面的检查。
走廊上,单天书、杨雪娥带着几个孩子,正在焦急的等着结果。
终于,病房的门打开,内科的江主任示意杨雪娥他们进去。杨雪娥让孩子们在外面等着,只和单天书进了病房。
江主任一脸严肃的说:
“病人的病情不容乐观,腿部两处骨折,脾脏被硬物碰撞,已经破裂。我们镇上的医疗条件有限,建议转到省城大医院治疗。”
杨雪娥愕然的望着江主任,一时间接受不了,没想到婆婆摔的这一跤,会造成这样的结果。
江主任看了一眼杨雪娥说:
“病人脾脏出血,已经不能等了,快拿决定吧,否则病人随时有生命危险。我们医院负责救护车,立即转省城大医院。”
杨雪娥坚定的说:
“一定要救活婆婆,你们等我一下,我把孩子们安排一下,就去省城大医院。”
说完杨雪娥走出了病房,带上孩子们回到了家,敲开了隔壁李婶的家的门,委托李婶帮助照看一下孩子们。便带上家里多年的积蓄,来到了医院。
单天书远远的看见杨雪娥就说:
“刚才我回了学校请了假,我和你一块去省城吧,省城你人生地不熟的,再说省城的医院我有个同学在里面,看起病来就方便些。”
杨雪娥感激的望着单天书,微微的点了一下头。
到了省城医院,已经是凌晨4点,婆婆直接被推进了重症监护室,进行了疏导体内的积血。
单天书的同学正好当值,只是不负责内科的科室。
单天书的同学连夜联系了几位专家进行会诊,经过两个小时的论证,拿出了治疗方案。
杨雪娥把多年的积蓄一次交上,也仅仅只够手术费,什么医药费、住院费、重症监护费。。。还差一大截呢。这可怎么办呀?杨雪娥愁容满面走出了交费室。
单天书楼上楼下的跑了几趟,才把住院的手续办完。办完手续,单天书从外面买回了早点,找到了杨雪娥,递上早点说:
“快吃点吧,一夜没睡,一定又饿又困,吃过了,你休息会。阿姨的手术要等到8点才能做,我盯着。”杨雪娥摇了摇头,有气无力的说:
“我吃不下,也不困。”
单天书说:“哪能不吃饭呢?阿姨还全指望你呢,你可不能累趴下了。阿姨的治疗费用交了吗?够不够?”
杨雪娥回答道:
“已经交了,差老远呢。都是我的错,没照顾好婆婆,万一有什么三长两短的,将来我有什么面目见夏国华呀。”
单天书安慰道:
“杨雪娥,你已经做的很好了,这不是你的错。”
说完这些话,单天书从口袋中拿出一卷钞票,塞在杨雪娥的手中说道:
“这是我这几年的一点积蓄,你拿着替阿姨看病吧。”
杨雪娥赶紧把钱塞给了单天书说道:
“我不能再要你的钱,这么多年你为我们家付出够多的了。”
单天书又重新把钱塞给杨雪娥说道:
“说的什么话,现在给阿姨看病要紧,就当我借你好了。你去问问大概还差多少?我来想办法。”
听单天书这么说,杨雪娥这才收下了单天书塞过来的钱。杨雪娥心想:这么多年,已经欠单天书太多了,不能再让他跟着受累。可是,又找谁借这么一大笔钱呢?
忽然,杨雪娥想起了夏国华的战友梁天柱,想起来梁天柱说过的话:
“雪娥妹子,这张照片是夏国华兄弟临牺牲前,让我们转交的。对于夏国华兄弟的牺牲,我们也深深的自责。我们三个人在这里许下承诺,国华兄弟走了,大娘,你们就把我们看成夏国华,只要你们遇到困难,就给我们去信,哪怕天崩地裂,我们也会赶到。”
内科办公室内,一份手术同意书摆在了杨雪娥和单天书的面前。
这次主治医生路远风神情凝重的说:
“这是一份手术同意书,任何的手术都承担一定的风险,你们认真的阅读一下,如果你们同意的话,请你们在上面签个字。”
杨雪娥听了路医生的话,不由紧张起来,颤抖的问:
“路医生,这个手术风险很大吗?”
路医生笑了一下说:
“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盲肠手术都会有存在风险,谁也不能担保100%的成功。”
单天书安慰杨雪娥道:
“这些都是医院的例行程序,你就放心地签吧。”
杨雪娥听了单天书的话,在直系亲属后面签上“杨雪娥”三个字,不知道是害怕还是紧张,杨雪娥拿笔的手抖的厉害。“杨雪娥”三个字,签得歪歪扭扭。
签完字,杨雪娥和单天书坐在走廊的椅子上,静静地等着婆婆手术的开始。
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您发现该作品涉及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及时处理。